2007年12月18日 星期二

答應你~

守則一:不能哭泣,要安靜無聲而迅速的掉淚。
守則二:要沈默而內斂。
守則三:說出口的任何一件事,都要經過再三的考慮。
守則四:慎選聊天的對象,那怕聊的只是再無趣的小事。
守則五:不要,真正信任別人。

我答應你,不會傷害我自己,
我答應你,也不會因為要傷害別人而間接讓自己受傷。
我答應你,若是我心裡、眼裡、口裡閃過什麼念頭,一定先跟你商量過。
我答應你,我維持對你的信任。
我答應你,但是卻無法保證,我可以做的到。

2007年11月9日 星期五

我們都只是替代品。

我想要被擁抱,單純的那種,只是安慰的那種。


你來陪我吃晚餐,我覺得感動,彷彿你有感受到我的痛,
你見著我第一句話,說我整個人沒有精神,對喔!我一直是你的導引者,
你眼前見著的這個,像滅了的路燈、沒了電力的兔子,軟軟的,提不起一絲勁來。

我想吃麵,阿姨的麵攤很不起眼,但她煮的麵很好吃呢!
你也一樣讚嘆,更告訴我有家好吃的冰店,
我一直很享受可以吃大餐的時間,可我吃不下,剩下的麵、剩下的小菜和剩下的冰,
全部推到你面前。

你指著我的項鍊,問我為何糾結成那樣,
我無奈的看著項鍊說,他打結了,而我解不開,

你說,那表示我有心結。


關於心結這個問題,我還持續想到今日。

吃完飯,我要去看牙醫,
一起過馬路,你一直往前走,我伸出我的手,要你牽我,
沒有刻意要求過,只是,我好疲憊,什麼都好,
牽牽我、抱抱我,給我一個溫馨的安慰好嗎?

你說吃的很飽沒法牽手,我彆扭不說話,逕自向前走去,
你站在診所外流連不去,醫生問我要不要喊你進來坐,
我走到門外,站在騎樓邊問你,要不要進來坐,
你搖頭,我便請你回去。


醫生問我,男朋友不錯啊!怎麼不進來坐,
我笑了起來,告訴醫生你不是我男朋友,
然後,我便仔細思索起這個問題,
你是誰?

想想,你是誰並不重要,
我和你從來沒有名字和身影,我們,就只是,
彼此依賴的互相的對方的替代品罷了!
而在我最最需要的時候,吝嗇給我安慰的你,
已經失去了替代的資格了。

那麼,拜拜了,gia。

就這樣。

2007年7月6日 星期五

破綻


如果你的另一半背叛你,你選擇如何回應?
該如何作決定?
是瀟灑放開手,讓不愛你的人走,
還是從此相敬如冰,也不願不放手,彼此束縛痛苦走完人生,

抑或是。。。殺了他,用最殘忍的方式,

拿起手槍,直視他的眼睛,
凝視著這個曾要與你朝朝暮暮、曾要與你不離不棄、
曾發誓要永遠與你相守的背叛者。

在開槍的瞬間,你還能想起往昔他的笑語、擁抱、親吻和愛意。









「我總是生活在痛苦中,但也不是全都沒有樂趣啦!」安東尼霍普金斯如是說。

然後開槍射殺了他的妻子,在他確定妻子外遇且挽不回她的心之後。



一直很欣賞安東尼霍普金斯,

通常被我欣賞的對象都較為老派,卻也是一場戲下來,

會讓我從死裡到生、大汗淋漓,深刻的經歷兩個小時的人生,

他老了。
可是,更純熟了。


也許普遍的心態會站在畢強(劇中檢察官)這邊,
希望他能夠找出安東尼霍普金斯的破綻,好讓這個十惡不赦的殺人兇手能繩之以法,
可,你被慘忍的傷害過嗎?
為什麼所有的故事總是同情實際上是傷人者的被害人,
難道,一個人,沒有在被傷害後生氣、憤恨,甚至做出憾事的「權利」
(為所做的憾事負責,則是他的「義務」),


我曾感受這樣的苦。


其實安東尼霍普金斯給了他妻子最後一次機會,
在他開槍之前,他等待妻子回應愛,卻被無情的拒絕,
對於必然結果的必然發生,絕望在安東尼霍普金斯的眼中而不在臉上,
即使他已經從頭到尾設計了這場悲劇,
卻還是在最後想給妻子一次機會。

也可以說是一種確定,確定妻子已經不會回頭,
確定自己殺了她的決心。


其實結局令我有些失望,
最不欣賞,正義終得伸張的劇情,
畢竟,真實社會裡達不到的想望,才必須靠電影完成,不是嗎?















當然,劇中大概也涉獵了一些探討美國的法律制度對於人權是否有過多的保護,
也許過之,
但也是先入為主的觀念,
若是此劇開頭並沒有安東尼霍普金斯射殺妻子的場景,
而是一開始便是警察衝入他們家中抓人,並指定他就是犯嫌,
那麼,我們還能認定這個法庭的攻防戰中,
誰是正義的一方、誰又是反派嗎?


冷靜的計畫周延,是頗為嚇人的一點,
也是讓觀眾會咬牙切齒站在畢強這方的主因,

換個角度想,若我已經知道另一半背叛我,
在痛苦、失落、自暴自棄到最後開始心生報復開始計畫,
對於計畫,反覆推演之後,
我大概也可以冷靜的做這件事。



一個制度的好與不好,都有正向與反向的觀點與證據,
誰能篤定的下評判?
在我眼中,一部電影的好與不好,
只在於每一個人有沒有把自己的崗位守好,
恰如其分的演出到點,讓角色淋漓盡致的發揮,



因此,我喜歡這部電影,
如果結局也能夠有點新意就更好了。

2007年6月15日 星期五

索命黃道帶

看完電影,聯想到一個笑話,內容記不大清楚,大概是敘述關於哪一個國家的警察比較會辦案之類的,這個笑話是這麼說的:
把兔子放進森林裡,包括臺灣在內的三個國家警察分別進入森林裡找兔子,結果臺灣想當然爾是第一名囉~~
因為臺灣的警察到森林裡捉了隻黑熊出來,
邊打他邊問:「說!你是不是兔子?是不是?」
黑熊抱頭大喊:「我是!我是兔子!」
這到不是有任何貶低臺灣警察的意思,
而是,若應用在索命黃道帶這件案子上,或許,在高度百分百,幾乎確定犯人是誰的情形下,臺灣,大概捉人破案了,而美國,就像劇中的警探陪他太太進戲院看關於此案件改編的電影後,對一個民眾說,戲裡的警察不必在乎嫌犯的人權,而得以伸張正義。

當然,現在的臺灣,我們,是很重視人權的!!

由於是根據一件真實案件所改編的,又因為我工作環境的緣故,對這樣的案子,其實,是沒有太大感覺的,或許嫌犯的手法很特別、很譁眾取寵,可是,如同劇中許多員警所說,其他的各種大小案件,死傷的人數,隨便都比這件案子多,那些案件的親人和受害者,又有誰來關心?同樣是兇手,兇殘的兇手和喝酒後肇事的兇手一樣可惡,重複得說我不是故意的和一個預謀殺人的人又有什麼兩樣,當你喝醉酒上路的那一刻,就是你預謀的開始,(附註:這是我個人的想法)

當人力有時盡,不可能投注所有的時間和人力在一件沒有真正頭緒的事情上,當我們窮盡所有力量,仍然無法挖掘出真正的真相時,不要責怪和謾罵,如電影裡的條子杯杯一般,在你們關上燈享受一個好覺,週休二日開心去玩的時候,有好多人,他們沒有假日、犧牲家庭和親人,只為了,社會大眾覺得應該簡單破案,而我們同仁卻窮盡所有力氣方法的案子。

看完這部片,其實可以拿來和「破綻」比較,但底是寧枉勿縱的辦案方式好?還是無罪推定的維護人權好,我想,各有各的優缺點,只可是,我們無法在面對不同情況的時候,彈性選擇不同的方式,是遺憾,也是一種激勵,記取教訓,才能開創未來。

2007年2月20日 星期二

滿城盡帶黃金甲

覺得花錢上戲院看匪片(請原諒個人主觀意識,不列入討論)很浪費,
所以趁著DVD上及年假租來看,我看前面的討論,原來有原著,所以我只能發表沒看過原著的想法.



關於所有由小說改編的電影,我覺得最要不得的是,劇情完全不清楚,很多人物的內心世界以及前因後果都沒有交代,常令沒讀過原著的人一頭霧水,其實我很想了解為什麼周潤發可以拋棄家人迎娶梁國公主,卻沒法放掉元祥?為什麼周潤發早知道元祥和王后的私情,卻一直等到十天前才開始加入毒藥?三王子到底是不是王后生的,為什麼沒有人在乎,他存在於戲中的地位有什麼意義,難道只是到最後表現妒意,增加劇情時間或張力使用?為何放逐傑王子,卻又要在重陽前親自迎回?

有很多困惑,讓我疑問重重?

就美設來說,整個場景令人讚嘆不已,我沒有考究當時的心態,只覺得這個場景確切的表現出皇家的奢華和故作姿態的排場,光是服侍王后吃藥的步驟便要用掉四個人力(端藥,漱口水,空盆,擦嘴),果然是金錢加上絕對的權勢才能有的作為

我印象深刻的場景尚有最後清洗戰爭痕跡的那幕,每個人各司其職,不慌亂也不匆忙,只是默默的將應該做的工作完成,不問不說,當打掃完畢,沒人知道之前發生過的事情,好像跳了一下,就繼續銜接晚宴的儀式,這讓我想起之前念過的一本書(我在慈禧身邊的日子),書中講到打掃值日等等的瑣事時,就是這樣安靜,讓任何人沒有感覺發生過什麼。


但說到震憾,卻是報時的時候,每一次報時,就深深擊中王后的心一次,那代表又要喝下毒藥,尤其最後一幕三人坐在桌前,又報時的時後,連我的心頭都好慌張,鞏利果然不教人失望,她的表現完全撐起周杰倫的不足,若是需要她演出像湯姆漢克那種漂流荒島,獨角戲的影片,相信覺對也會吸引我的目光

若要說這齣戲,我倒覺得只是在描述一個家庭不欲人知的愛恨情仇,只是比較複雜一些,殘忍一些,因為有絕對權力握在手上,所以才能夠將家事擴大成國事,套句前面網友的討論,就是描述家暴事件

再一次證明,權力是可以腐朽一個人的靈魂,所以是寡人,只有寡,才能確保一切不變,那管他夜深人靜時,有什麼哀痛呢?

剛看完這部片,因為心中很有感受,所以匆匆發表,希望大家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