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的另一半背叛你,你選擇如何回應?
該如何作決定?
是瀟灑放開手,讓不愛你的人走,
還是從此相敬如冰,也不願不放手,彼此束縛痛苦走完人生,
抑或是。。。殺了他,用最殘忍的方式,
拿起手槍,直視他的眼睛,
凝視著這個曾要與你朝朝暮暮、曾要與你不離不棄、
曾發誓要永遠與你相守的背叛者。
在開槍的瞬間,你還能想起往昔他的笑語、擁抱、親吻和愛意。
「我總是生活在痛苦中,但也不是全都沒有樂趣啦!」安東尼霍普金斯如是說。
然後開槍射殺了他的妻子,在他確定妻子外遇且挽不回她的心之後。

一直很欣賞安東尼霍普金斯,
通常被我欣賞的對象都較為老派,卻也是一場戲下來,
會讓我從死裡到生、大汗淋漓,深刻的經歷兩個小時的人生,
他老了。
可是,更純熟了。
也許普遍的心態會站在畢強(劇中檢察官)這邊,
希望他能夠找出安東尼霍普金斯的破綻,好讓這個十惡不赦的殺人兇手能繩之以法,
可,你被慘忍的傷害過嗎?
為什麼所有的故事總是同情實際上是傷人者的被害人,
難道,一個人,沒有在被傷害後生氣、憤恨,甚至做出憾事的「權利」
(為所做的憾事負責,則是他的「義務」),
我曾感受這樣的苦。
其實安東尼霍普金斯給了他妻子最後一次機會,
在他開槍之前,他等待妻子回應愛,卻被無情的拒絕,
對於必然結果的必然發生,絕望在安東尼霍普金斯的眼中而不在臉上,
即使他已經從頭到尾設計了這場悲劇,
卻還是在最後想給妻子一次機會。
也可以說是一種確定,確定妻子已經不會回頭,
確定自己殺了她的決心。
其實結局令我有些失望,
最不欣賞,正義終得伸張的劇情,
畢竟,真實社會裡達不到的想望,才必須靠電影完成,不是嗎?

然後開槍射殺了他的妻子,在他確定妻子外遇且挽不回她的心之後。

一直很欣賞安東尼霍普金斯,
通常被我欣賞的對象都較為老派,卻也是一場戲下來,
會讓我從死裡到生、大汗淋漓,深刻的經歷兩個小時的人生,
他老了。
可是,更純熟了。
也許普遍的心態會站在畢強(劇中檢察官)這邊,
希望他能夠找出安東尼霍普金斯的破綻,好讓這個十惡不赦的殺人兇手能繩之以法,
可,你被慘忍的傷害過嗎?
為什麼所有的故事總是同情實際上是傷人者的被害人,
難道,一個人,沒有在被傷害後生氣、憤恨,甚至做出憾事的「權利」
(為所做的憾事負責,則是他的「義務」),
我曾感受這樣的苦。
其實安東尼霍普金斯給了他妻子最後一次機會,
在他開槍之前,他等待妻子回應愛,卻被無情的拒絕,
對於必然結果的必然發生,絕望在安東尼霍普金斯的眼中而不在臉上,
即使他已經從頭到尾設計了這場悲劇,
卻還是在最後想給妻子一次機會。
也可以說是一種確定,確定妻子已經不會回頭,
確定自己殺了她的決心。
其實結局令我有些失望,
最不欣賞,正義終得伸張的劇情,
畢竟,真實社會裡達不到的想望,才必須靠電影完成,不是嗎?

當然,劇中大概也涉獵了一些探討美國的法律制度對於人權是否有過多的保護,
也許過之,
但也是先入為主的觀念,
若是此劇開頭並沒有安東尼霍普金斯射殺妻子的場景,
而是一開始便是警察衝入他們家中抓人,並指定他就是犯嫌,
那麼,我們還能認定這個法庭的攻防戰中,
誰是正義的一方、誰又是反派嗎?
冷靜的計畫周延,是頗為嚇人的一點,
也是讓觀眾會咬牙切齒站在畢強這方的主因,
換個角度想,若我已經知道另一半背叛我,
在痛苦、失落、自暴自棄到最後開始心生報復開始計畫,
對於計畫,反覆推演之後,
我大概也可以冷靜的做這件事。
一個制度的好與不好,都有正向與反向的觀點與證據,
誰能篤定的下評判?
在我眼中,一部電影的好與不好,
只在於每一個人有沒有把自己的崗位守好,
恰如其分的演出到點,讓角色淋漓盡致的發揮,
因此,我喜歡這部電影,
如果結局也能夠有點新意就更好了。

也許過之,
但也是先入為主的觀念,
若是此劇開頭並沒有安東尼霍普金斯射殺妻子的場景,
而是一開始便是警察衝入他們家中抓人,並指定他就是犯嫌,
那麼,我們還能認定這個法庭的攻防戰中,
誰是正義的一方、誰又是反派嗎?
冷靜的計畫周延,是頗為嚇人的一點,
也是讓觀眾會咬牙切齒站在畢強這方的主因,
換個角度想,若我已經知道另一半背叛我,
在痛苦、失落、自暴自棄到最後開始心生報復開始計畫,
對於計畫,反覆推演之後,
我大概也可以冷靜的做這件事。
一個制度的好與不好,都有正向與反向的觀點與證據,
誰能篤定的下評判?
在我眼中,一部電影的好與不好,
只在於每一個人有沒有把自己的崗位守好,
恰如其分的演出到點,讓角色淋漓盡致的發揮,
因此,我喜歡這部電影,
如果結局也能夠有點新意就更好了。
